摩天大楼之间、道路两旁高大的行道树下、城市中无数的人行横道里,人们在城市中来来往往,瞬间相遇、擦肩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是否曾问过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开得这么快?”城市空间是否已经超出了人类的尺度?城市形态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每个城市都是一个想象中的社区,有些是熟悉的,有些是未知的。我们建造城市,城市也在无形中改变我们。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想象城市。想象力是一条双向路。它指向过去,触及那些通过文字消失的伟大城市。它也指向未来,让我们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人与城市之间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命运之城》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灵感。这部作品描述了人类历史上 19 个大城市的样本,从雅典城邦到繁荣的城市从水城威尼斯到纽约,穿越长安,揭示“城市是人类灵魂沉睡的地方”的深刻命题。 11月1日周六,在上海图书馆东楼,新京报书评周刊与光启图书公司联合邀请《命运之城》译者、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历史系教授陈恒、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张松、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松展开对话,由《城市灿》主持人姚文主持。论人与城市的相互成就,无论是伯里克利与雅典的共生,还是普通百姓与大城市的联系。何不从历史中解读现在,在“命运之城”感受文明的温暖? 《命运之城》,[英文]阿诺德·汤因比主编,陈赫译吴、顾博文、聂凯、李云,广启书局,2025 年 10 月 我们如何想象城市? ——《命运之城》新书分享会演讲嘉宾。陈恒先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西方史学史与理论、西方城市史。 《世界历史与现代中国》、《什么是历史?》的作者和译者。张松先生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城市学报》副刊《城乡规划》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协会建筑保护历史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部: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空间与国土规划、建筑遗产保护规划与管理。罗干,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杂志社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创作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资料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现代理论与思想史研究。出版有《英雄与丑角》、《危机时期的文化想象》、《如何想象城市》,主编《回归人民文艺》、《现代民族国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谈话主持人姚建筑师可能会主持“城市”播客。日期、时间和地点 2025 年 11 月 1 日星期六下午 2:00 – 下午 4:00上海图书馆东起点(合环路300号)大楼七楼读书推广区 活动报名 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线下活动 相关书籍《命运之城》【英文】阿诺·汤因比 主编 陈恒、库博文、聂凯、李云一 广汽书店2025年10月译。纪念汤因比成立50周年去世后,广启书店将推出中文版《命运城堡》。本书的设计和编辑由汤因比主办,邀请19位著名城市历史专家,共同阐释19个历史名城的经典样本。书中将城市分为三种类型,描述了从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到隋唐时期的中国都城,从伦敦到纽约的城邦。它代表着城市与人类文明始终相伴的宏伟构图。当我们描写城市作为人类灵魂的避难所时,我们寻求“城市的未来”这个实际问题的答案。管理团队是《新京报周刊书评》共同发起人、《光启书店》文章编辑。作者、张耀海报设计、《光启书店》文章评论刘保庆先生的周刊《新京报书评》是新京报文化领域的垂直媒体。 《新京报书评周刊》自2003年创刊以来,深度参与文化出版潮流,为读者提供社论文学、社科、思想、历史、艺术、电影、教育、新知识等领域的学术动态,提供专题报道、解说报道、创作者深度访谈等深度文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