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名老人喝了曼陀罗籽浸泡的药酒30分钟后出现中毒症状。经120人辨认后,他被送往医院抢救。日本各地曾发生曼陀罗中毒事件,并出现死亡病例。据中医介绍,曼陀罗全株有毒,其药效和毒性限度难以控制。普通人如果自行判断使用,很容易过量。但记者发现,曼陀罗花、水果、种子等以中药原料、农作物、花卉、绿植等名义在网上随意销售。有些商店可能知道其毒性,但没有在产品页面上列出。有律师表示,不具备资质的组织和个人不得参与有毒药品相关业务,平台漠视可能构成犯罪所有风险。整个植物都有毒。资料图/图片 IC 120 深夜传来救援请求,北京一老人误喝“药酒”中毒身亡。近日,北京急救中心东城急救中心站副主任医师卢树春收治了一名中毒患者。老人年近80岁,家住北京东城区的一条胡同里。他晚上突然变得焦躁不安,出现失语症,不再回答家人的问题。家人怀疑有脑血管疾病,拨打了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老人躺在床上,嘴唇和皮肤都干裂。他睁开眼睛,看上去很害怕。他们质问他,但他没有说话。检测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数据均正常,排除了低血糖的可能。然而看到老者的模样陆树春感到奇怪。眼睛游移,瞳孔直径扩大到5-6毫米(正常人的瞳孔直径为2-4毫米)。量血压的时候,我能感觉到手臂的肌肉紧张,有一种竞争的感觉。一旦我无法再碰他,这种紧张感就消失了。卢树春觉得老人的症状有点像中毒,但根据家人的反映,老人当天并没有吃什么奇怪的东西,只是家里出了意外,老人的精神状态不太好。当医护人员再三询问细节时,家人表示他们当晚就去世了。 11点左右,老人告诉我他睡不着,做梦也不好,而且他一直在喝酒。屋子里有两个酒瓶,其中一个装的是酒。喝完之后,我觉得“无聊”,就去拿旁边的药酒。喝了一口,感觉味道怪怪的,就停了下来。躺下约30分钟后,他开始感到不舒服。还有人家用曼陀罗籽泡过药酒,但没有人用过,也没有特殊的标签。卢树春说,世界各地每年都有曼陀罗中毒的报道,我国将其列为有毒中草药。曼陀罗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果患者及家属不能提供曼陀罗接触史,很容易造成临床误诊为中风、脑膜脑炎或甲醇中毒等。联系家人后,团队将患者送往具有专门戒毒能力的医院。医院通过血液毒物浓度检测,确诊曼陀罗中毒,并收治该患者。经过系统治疗,老人近日已出院回家。全国各地均发生中毒事件,并造成严重死亡。当记者出海时在询问信息后,他发现一些地方报告了曼陀罗中毒的病例。据山东省临沂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文章称,去年10月,临沂县一对70多岁的夫妇从路边采摘曼陀罗花,熬制鸡蛋汤。他们在进食后30分钟出现中毒症状。两名患者均出现头晕、昏迷、肢体痉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情况危急。其中一人的症状持续了六天,另一人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症状持续了23天。 2020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共救治了两个家庭食用曼陀罗籽的急性中毒患者7名。据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昆明医科大学等团队发表的相关文章2019年至2022年,云南共报告曼陀罗中毒21起,其中中毒81人,死亡1人,主要是家庭内死亡。中毒原因包括酒泡曼陀罗籽、炖鸡、酒泡曼陀罗叶、开水和煮鸡蛋等。其中,大多数死亡是由于意外摄入曼陀罗种子造成的,大多数中毒是由曼陀罗种子引起的。这是由于叶子被用作野菜和中草药成分。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地区因食用曼陀罗药酒中毒的情况屡见不鲜。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团队检索2018年至2023年相关数据库,回顾了国内报告的275例曼陀罗中毒病例,发现大多数患者中毒原因为误食,其中6人死亡。近70%的患者在3小时内出现症状中毒的情况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山东省临沂市疾控局在上篇文章中表示,建议市级医院和地方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公告栏,向公众科普有毒植物科普知识,普及有毒植物毒性和形态鉴别常识,提高鉴别能力,防止误食中毒。广大群众不宜饮用成分不明的药酒。为避免误食酒浸曼陀罗而中毒,请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乡镇(街道)、社区要加强有毒植物、花卉种植的宣传和知识管理,设置警示标志,禁止人员采摘,对居住区附近的野生曼陀罗植物迅速清理、安全清除。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整个曼陀罗植物有毒,但可以轻松地在网上购买。 “曼陀罗全株,无论是花还是种子都有毒,其中种子的毒性最大。虽然自古以来就被用作麻醉剂,但有效成分很难控制,临床用量控制起来尤其困难。所以,现代麻醉剂都是提取出来的,与此不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中药师石鑫说。曼陀罗的主要成分是天仙子胺,其次是东莨菪碱、阿托品等生物碱,已知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胆碱反应系统,拮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系统。这称为神经毒性。临床表现他们主要是口咽部。精神症状,如干燥、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瞳孔放大、皮肤发红、发烧、幻觉、兴奋、癫痫发作和意识改变。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嗜睡、低血压和休克。可能会出现恶心、昏迷、呼吸麻痹等严重症状。石鑫告诉记者,曼陀罗是药典收载的药物,具有解痉、镇痛的作用。还有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在水中煮曼陀罗来缓解疼痛症状。然而,曼陀罗并不是一种与药物或食物同源的药材。毒性和有效性之间的界限很难理解。即使高温煮沸,毒性也难以消除,且毒性程度因人而异。不建议公众单独使用,可能造成伤害,容易过量。 “医院和药房通常不使用曼陀罗种子,而不是选择曼陀罗花,也称为一枝黄花,其毒性较轻。 “使用时,医生会严格控制剂量。”他说。不过,这种有毒植物很容易在网上买到。记者在淘宝、京东商城、小红书等平台上寻找了出售曼陀罗花、水果、种子等的店铺,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有的店铺以野生药材的形式出售,有的以盆栽花卉的形式出售,有的将其归类为山产品或农作物。当记者询问一位商贩,曼陀罗种子是否是曼陀罗种子时有毒,他回答:“是的。”当我问如何使用时,他告诉我“将其浸泡在酒中。”当我问他是否可以安全饮用时,他回答说:“我不能口服,所以请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但是,产品页面上没有提及曼陀罗有毒或不能口服,在搜索的众多商店中,只有一家明确。ly 的主页上有“仅供外部使用”的图例。电商平台上有商家出售曼陀罗种子,却没有警告其毒性。某电商平台截图“买来的时候,我以为没什么,直接问卖家能不能吃,他说不能。我问他怎么吃,他让我自己查资料。于是我查了一下,被告知一个果子可以毒死两头牛,幸好我没吃,吃了就见不到我了。”小本书这里,网友们纷纷发布视频分享自己的经历。有网友表示:“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明白吗?目前尚未透露。如果有人死了怎么办?律师:产品必须有明确的警示语,因为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记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查找曼陀罗,发现有金花词条,表明其“辛、温、有毒”。业内专家介绍,在中药中,“阳金花”指的是曼陀罗植物的干燥花,是官方药用成分。是我国27种有毒物质之一。有禁止个人销售的规定。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晓表示,企业如果将曼陀罗作为“中药材原料”进行销售,必须遵守《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销售需要特殊管理的有毒药品须经批准的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有毒”食品。“有毒”、“有害”本身不符合食品安全,误导性陈述可食用属于违法行为。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必须提供对可能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如实解释和明确警告 目前,大多数网上商店均不展示战争信息。诸如“仅供外用”、“有毒”等具有欺诈性或误导性的文字,应承担“1”级民事责任。此外,经营者明知曼陀罗有毒,隐瞒曼陀罗有毒,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的,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刑法“制造、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或“过失致人重伤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韩晓认为,目前曼陀罗等有毒植物网络销售监管存在盲点,需要从平台责任、行政监管、公众教育等多方面加强治理。网络平台作为电子商务服务提供者,负有管理责任,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平台会员店如发现以下行为:销售违法产品,或者平台经营者应当知道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民法典》第1195条至第1197条进一步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删除通知”义务和主动监控责任。平台是否对曼陀罗等有毒植物销售视而不见,是否建立了风险识别机制,都可能被视为“应知”违法行为,并可能依法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因此,平台必须主动过滤关键词,设置警示信息,畅通投诉渠道,及时下架违规产品。同时,行政监管部门要加强执法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网信部门将开展专项整治和澄清y 根据《药品管理法》和《食品安全法》,以“药材原料”、“农产品”名义销售有毒植物时的销售资格和标识要求。同时,要完善部门间信息交流机制,依法惩处违法卖家并公开曝光。此外,还要加强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法制教育和风险提示。消费者应警惕“纯天然”、“健康”等说法,避免盲目自创药酒。购买前查看产品信息并保留交易记录和聊天证据。如发现侵权行为,请通过平台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新京报记者 戴轩 陈林 主编 张雷 王编辑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