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日公布了《关于公开征求第二批北京历史园林名录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北京第二批历史园林拟新增9个园林,包括大觉寺、北嘉园、潭柘寺等。十年前的2015年,北京公布了第一批25处历史园林。首批历史园林于2015年开放,经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依据《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共有25个园林被评选为北京第一园林。第二批历史园林名录包括以下九个园林:(孔庙)国子监大学、清华园、大觉寺、元代城墙文化遗产公园(土城)(海淀区)、北家园、万寿宫、潭柘寺、吉泰寺乐和团河宫文化遗产公园。公众如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5年11月21日前举报或提交。记者表示,北京第一批历史园林于10年前的2015年公布,包括颐和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天坛公园、香山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工人文化宫(太庙)、日坛公园、月坛公园、地坛公园、中山公园。园林、八巨人公园、宁寿宫花园、故宫花园、恭王府花园、淳王府花园(宋庆龄故居)、乐大人府花园(郭慕若纪念馆)、蜀春园、北京动物园、北京植物园、公园莲池潭、什刹海公园、陶然亭公园、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什么是历史园林? 2022年发布的《北京市园区评级分级管理办法》提供了最新的定义。历史园林指的是gard园林景观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学价值,可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造园技艺,影响城市变迁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历史公园要科学确定旅游容量”拟纳入2025年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立法计划。今年8月公布的《北京市公园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公园的分类标准和类型,分为历史公园、综合公园、专业公园、普通公园、生态公园。记者对比发现,根据修改前的《北京市公园条例》,历史园林被划分为特殊公园,如一般公园、特殊公园(儿童公园、历史园林、植物园等)、社区公园等。提案草案要求不再新建大型项目历史公园内将建设休闲设施。我提议。除了历史公园外,经过认证的公园内还可以建立自行车区或路段。从保护角度看,意见稿提出,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园林,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历史公园内从事土木工程或者其他活动的人员,不得损坏、改建、扩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化财产,不得破坏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不得影响历史公园的风貌、风貌。历史园林需要科学确定其旅游容量。若能达到最大承载能力,公园应予以公告,并迅速采取分流、回用等措施。在利用方面,建议历史园林管理单位对景观风格、园艺等进行专门研究。结合科技、历史文化等,挖掘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按照总体风格开展展览、科普教育等活动,促进历史园林的振兴利用。新京报记者张璐主编范怡静纠正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