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社局会同市委网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人才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专项行动,查处了一大批违法案件。近日,市人社局公布了侵犯劳动者劳动权益的典型案例,曝光了人才市场上各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提醒劳动者提高防范意识,谨防劳动陷阱,权益受到侵犯要及时举报。 1、北京市某人力资源公司未经许可开展劳务撮合活动案件。案件基本事实:2021年1月19日至2025年5月5日,某人力资源公司因n 北京在未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情况下,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网络招聘服务,非法牟利。结果:北京市朝阳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局依据《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和《人才市场暂行规定》的规定,对北京招聘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违法所得9501元,并处罚款1万元。该单位承诺缴纳全部罚款和没收,删除此前公布的信息,依法从事商业性招聘活动,并于2025年5月6日申领《人才服务许可证》。 备案警告:职业介绍所已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开展就业安置业务,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行政许可,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符合法律规定。求职者应选择具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的合法机构。发布的职位信息可通过官网、微信等多种渠道查询验证。 2、北京某劳务派遣公司海淀分公司无证经营劳务派遣业务案。案件基本事实:北京市某劳务派遣公司海淀分公司凭总公司颁发的劳务派遣营业执照从事劳务派遣业务。虽然《机关劳务派遣业务许可证》已于2024年4月7日到期,但街道分公司在2024年4月8日至2025年2月8日期间继续开展劳务派遣业务,构成无证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违法行为。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的规定北京市海淀区人事社会保障办公室没收总公司违法所得279647.6元,并处合法收入三倍罚款。温馨提示: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中介业务。无证经营劳务派遣公司,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难度,难以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北京某科技公司“从招聘到培训”案例研究。案件基本事实:北京某科技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并将求职者推荐至特定公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计算机软件培训。完成培训并达到要求后,科技公司(北京)将代学员向各大招聘网站发送简历并进行投递。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处理结果:北京某科技公司发布招聘信息,实际为该科技公司(北京)招收学生。该职位信息虚假,违反《人力资源市场暂行规定》的规定。北京市昌平区人事和社会保障办公室对该单位处以1万元罚款。北京某科技公司在未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展学生就业咨询等专业调解活动,违反了《人力资源市场暂行规定》的规定,构成未经许可开展专业调解活动的行为。北京市昌平区人社局对该单位处以罚款1.9万元。警告:“招聘培训”骗局利用了求职者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对行业现状的无知。行业,以及他们对更高薪水的渴望。求职者在招聘过程中遇到“收费”提及的,应断然拒绝、放弃应聘流程,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平台招聘、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市场管理和监管部门,甚至公安机关通报。 4、北京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擅自设立民办学校案。案件基本事实:北京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在不具备职业培训机构资质、未取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行政批准的情况下,策划实施健康管理人员培训。该校非法招收学生、收取学费,违法所得980.11元。结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问题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教育促进法》规定,对北京市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违法所得两倍罚款。警惕:非法培训机构往往打着“口碑”、“快速入门”、“价格低廉”的幌子,教学质量差,资金耗尽,给学生造成经济损失。此外,非法培训场所设施简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危及学生的生命和健康。非法培训机构扰乱市场秩序,降低行业标准。如发现违法培训活动,应立即向监管部门举报,确保市场环境持续净化。新京报记者耿子野、编辑张守敬、校对赵琳